紅豆餅, 你怎麼看待手中牛皮紙袋內, 一顆顆圓潤鵝卵石, 溫熱, 硬脆軟香的紅豆餅呢?
走在回家路上, 經過一攤有十年之久的紅豆餅攤, 同一個老闆, 賣的紅豆餅也如當年一樣厚實渾圓, 打了糖的麵糊, 在燒熱的餅模上開始泛香, 空氣中的奶香甜味, 與麵包店傳出來烤麵糰的味道截然不同, 卻同等誘人, 老闆手法是比當年看來更加熟練, 倒麵糊, 放餡, 反轉來蓋上, 修邊, 沒有猶豫一次到位。忍不住買了一個餅, 已多年沒買過這攤, 老店依舊, 不同的, 僅僅只有壓克力板上的價錢, 一粒十元
國小時, 家裡零用錢給的少, 不希望我們亂花錢, 也不希望在學校買零食, 在路上買路邊攤, 家裡的管教也嚴, 下課後, 幾分鐘之內該回到家, 猶如拿馬表計時, 差個幾分鐘, 就會被嚴格盤查, 追蹤行程, 國小的我, 眼中的世界, 只有家裡到學校, 學校到家裡, 頂多頂多, 延伸到鋼琴班, 對食物的認知也只有家裡的食物, 媽媽從菜市場買的, 或是家裡廚房變出來的, 紅豆餅, 只有那一兩次, 陪媽媽逛市場時, 看過市場有一個阿桑在賣, 卻也從不敢要求媽媽買, 路邊攤的東西不衛生, 不准買!
國中時,家裡的管教並沒比較寬鬆, 但是世界開始往外拓展, 還是沒到台北市, 至少在新莊的街道漫延, 紅豆餅逐漸進入我的生活, 國中旁邊有一攤, 生意不錯, 傳統老式的圓盤烤爐, 沒有壓克力板遮風的那種, 做好的紅豆餅就一個一個堆疊在圓盤中間保溫, 兩個十塊的紅豆餅, 只有紅豆跟奶油的口味, 人生的第一顆紅豆餅應該就是從這一攤開始
而人生至今, 沒有成為紅豆餅控, 卻也吃過百餘個紅豆餅, 第一個的味道模模糊糊不太深刻, 卻也符合第一次不甚美好, 堆疊在一起的紅豆餅放久了餅皮發軟, 濕軟的麵皮, 怎樣都覺得不美味, 麵糊奶香再濃郁, 嚼起來口感不好, 最終也只有 ”原來紅豆餅是這樣子的東西” 之類的結論而已。
高中算是對紅豆餅開始有更不同的認知, 也確實吃了許多紅豆餅, 在不同階段, 開始對紅豆餅有不同的評分標準, 喜好也隨著改變, 每次品嚐, 總要在心裡惦惦, 這餅...怎樣? 彷彿紅豆餅有如茶道一樣的學問, 近乎崇敬的咀嚼每一口
傳統的紅豆餅, 餅皮稍厚, 外面吃來硬脆, 內裡軟心, 內餡恰到好處, 不過, 冷了軟了, 那味道真是糟糕, 爛抹布一灘, 不皺眉頭, 心裡也猛打叉。偶然吃到有一種超薄皮的, 吃不到微軟泛麵糊香的那一層, 像個空殼一樣, 薄脆輕盈, 而裡面的內餡多到咬下一口, 就會從屁股尾巴擠出來, 有一段時候特愛這一種的, 總覺得真是太超值了, 全然不懼怕滿是熱量的內餡甜膩。跟同學逛街時, 新開的小攤, 招牌上寫著"日式紅豆餅", 是另一種麵糊做成的餅, 比一般來的厚硬的外殼, 焦黃的顏色看來像是比利時鬆餅一樣, 內裡又像是old fashioned doughnut一樣, 略為扎實, 日式內餡(oh well, 台灣人眼中的日式內餡)選擇繁雜, 甜的鹹的都挺有特色, 要說顛覆傳統, 或是全體改造, 成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新點心, 迷了一陣子之後, 覺得新奇, 最後還是覺得傳統樸實的紅豆餅好。
高中吃了不少紅豆餅,沒有固定喜歡的攤子,卻也有自己評分標準,喜歡皮脆, 帶有一點兒厚度最是剛好, 與內餡味道平衡, 太薄了, 內餡裝得滿, 吃起來卻會過甜, 打叉,這餅不好。太厚了, 內餡兒嫌少, 滿足感降低, 小氣店家, 打叉, 這餅不好。而餡兒的口感也列入評分考量, 紅豆, 最常點的口味, 喜歡滑潤一點帶顆粒的, 太乾的, 吃起來總是扎扎的, 大扣分。偶而也選奶油口味, 講求細滑, 不過, 我不喜歡奶粉味太重的, 總覺得噁心。蘿蔔是想吃鹹點的選擇, 比較喜歡用蘿蔔乾做的, 吃起來比蘿蔔絲做成的有口感好吃。現在紅豆餅口味太多, 我還是偏好傳統味, 對於其他新口味是全然不感興趣。
紅豆餅, 滿滿占據了我的高中時代, 我依然不是big fan, 那是精精計較卡路里, 女同學間相互比瘦的年代, 這類甜食不能多吃!卻總在路過一攤攤紅豆餅烤爐時, 難以抗拒, 深深吸入甜甜的麵糊香, 上癮, 一定要買來嚐嚐。
離開台灣, 幾乎沒吃過紅豆餅, 一兩次在順發前面, 聞著香而引出的懷舊思鄉情結, 也總是被扎實的口感不對砸回, 而LA的大食小吃, 有太多新奇吸引著我愛嚐鮮的心, 許久許久, 不再吃紅豆餅。
我拿出紙袋內的紅豆餅, 仍發熱著, 仔細端詳, 剛出爐的紅豆餅, 燙得拿不起來, 硬是咬入嘴, 那滾燙的餡, 包準燙傷的, 稍稍涼一點, 溫熱著才能吃。輕咬一口,小心品嘗這餅的口感,恩~好吃,這類小吃攤,我總是沒有固定特愛哪一攤,走到哪買到哪,想起以前吃過的許多紅豆餅,回憶,恩~好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